内容 内容:
模板调用标记: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和“新经济”一起被媒体评为两会报告十大新词。工匠精神,按照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工匠精神”成为关注热点,让人感觉更多的是时人的一种理想和情怀。很多人就用瑞士制表匠的例子,用日本人精益求精的管理诠释“工匠精神”。
笔者认为,“工匠精神”本就是中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根植于炎黄子孙血液中却慢慢被湮没的精神基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几千年的珠宝文化和技艺传承的精髓就是工匠精神。“玉不琢,不成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粉妆玉琢”、“砥砺琢磨”、“精雕细琢”,我们珠宝玉器的老祖宗很早以前就已经在践行和弘扬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一个核心就是“琢磨”,“捉摸”。另一个核心是“创新”。琢磨明白了,才能改进,才能创新。所以工匠精神从空间的维度体现了精益求精的专注理念;从时间维度阐述了熟练和积累是进步的基石。
工匠精神不单指玉雕、设计、切割等技术性人才,也包括所有的管理者、从业者。今天,很多珠宝人,仍然孜孜不倦的践行着工匠精神,所以才有了这么多玉雕杰作、珠宝精品,才有了行业、企业的繁荣发展。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这个浮华的时代,很多人放弃了这种精神。很多大师,功成名就之后,不再专注于技艺的改进和创新,不再言传身教;老板成功之后,不再专注提升公司管理和企业升级,热衷于享受和玩乐。
现如今,我们倡导珠宝人再次追寻这种精神,就是要实现三个转变:态度转变,把“将就”变“讲究”;技术转变:把“制造”变“智造” ;产品转变:把“产品”变“精品”。做到了这三个转变,也就实现了“工匠精神”的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