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qu

       【导读】国际珠宝网之珠宝论坛:春秋晚期兽面纹玉牌饰 这是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楚国M1墓地出土的春秋晚期兽面纹玉牌饰(见图),长75厘米,宽7.1厘米,厚0.2厘米。青白玉,温润微透,器表经浸蚀呈乳白色。片状,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正面中下部饰一兽面纹,两侧饰对称的龙头纹、龙头作瞠目吐舌状。四周对称的牙脊实是龙头的舌、鼻、眼、角轮廓,…
 
  这是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楚国M1墓地出土的春秋晚期兽面纹玉牌饰(见图),长75厘米,宽7.1厘米,厚0.2厘米。青白玉,温润微透,器表经浸蚀呈乳白色。片状,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正面中下部饰一兽面纹,两侧饰对称的龙头纹、龙头作瞠目吐舌状。四周对称的牙脊实是龙头的舌、鼻、眼、角轮廓,背面光素。上、下端居中钻一圆孔,可用于嵌固于他物上。仔细鉴赏玉牌左上部,仅刻出轮廓而未雕出细部,可能是一件尚未完工的作品。尽管玉牌为半成品,但造型生动,纹饰繁密丰盈,精工雕琢,仍不失为一件难得的珍品。
 
  大家知道,春秋时期*为精彩的纹饰不是蟠虺纹、勾云纹、卧蚕纹,而是利用装饰意义的纹饰组合起来的兽面纹。良渚时期的兽面尽管抽象,但从相对应的位置上就可以清晰地找到眼、鼻、吻的不似之似;殷商时期的“臣”字眼虽然变形,看起来不费周折,也还属于可以读懂的形状。
 
  这件现藏河南省博物院的玉牌饰的设计者,有意将兽面的眼、鼻、吻隐藏在盘绕屈曲的蟠虺纹、勾云纹等纹饰之间,使读者不能很快清晰明确地获得认读结果。然而,兽面仍然保持着整体结构,舌、眼、鼻、吻四种器官纹饰的构成与位置的设定,仍基本上遵守着原有的规律,这就是认读中难与易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春秋时期的兽面设计,则走向了与良渚文化所表现内容与观念完*不同的另一种抽象而繁复的图案组合设计道路。
 
  这种兽面的整体设计往往把眼设在整个界面下约三分之一处,两眼之间有鼻,鼻下有吻;双眼是一对凸起的矩形眼,与殷商时期的眼型相同,鼻长在两眼之间,呈长方形,上用细密的鱼鳞纹填满空间,鼻下的巨口是夸张的勾云纹造型,两侧圆卷,与整体风格对应。这样看就能大体读懂这个兽面的基本形态。
 
  读到这里我们就大致有了这个兽面的轮廓:长着两只犄角、巨眼阔口,这是阅读春秋时期兽面的基本方法。我们在释读兽面纹时,一般都要选择眼睛作为主要参照物,一般兽面纹的眼睛分浮雕与阴刻线两种,能与周围其他主要纹饰元素有所区别,而鼻、吻都会与双眼紧密结合,其间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存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图案组合规则。
 
  此器出土地为春秋时楚国始都丹阳(今淅川县丹阳镇,1969年为邓县九重公社),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唐贞观八年(634)至宋、金、元,淅川属邓州。1977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淅川县仓房镇下寺龙山附近发掘24座春秋时期楚国墓葬,共出各类文物达8000余件。其中下寺2号墓为楚令尹子庚(名午,亦称公子午、王子午)墓,楚康王元年(前559)冬前令尹子囊死,由他接任令尹,至康王八年(前552)夏病死。他的整个家族葬在这座龙山上,至今已有2500多年。

#1楼
发帖时间:2016-02-25   |   查看数:   |   回复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