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登录注册 发新帖 |
fychscx!#
|
早期记载与发现 罗马时代:公元一世纪的罗马时代就有金绿宝石的相关记载,当时斯里兰卡和印度是主要产地。
唐朝时期:早在唐朝,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印度洋上 “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使节进贡给唐玄宗一枚叫 “狮负” 的金绿猫眼宝石,其独特魅力震惊唐朝皇宫。
东晋时期:东晋高僧法显从长安出发,西游印度,于义熙 8 年(412 年)取海路返国,从狮子国出发飘洋过海,最后到山东半岛登陆,当时可能已有金绿宝石相关交流。
元代时期:元代伊世珍笔记《浪环记》中有关于金绿猫眼 “狮负” 的传奇记载,陶宗仪《辍耕录》也提到 “走水石似猫眼而无光”。
明代时期:《明史・食货记》载猫儿眼、祖母绿、金绿宝石,嘉靖皇帝朱厚熜无所不购。
清代时期:康熙十三年(1674)所著的《坤舆图说》中述 “印第亚之南有一南岛 (今称斯里兰卡),江河生猫眼昔泥红等”。
命名由来
金绿宝石:因其通常呈现出黄绿色至金绿色外观而得名,英文名 “Chrysoberyl” 来源于希腊语的词汇 “Chrysos” 和 “Berullos”,意思是 “金黄” 和 “宝石晶体”。
亚历山大变石:19 世纪 30 年代,在俄国沙皇时代的乌拉尔山脉托卡瓦加祖母绿矿山首次发现具有奇特变色现象的宝石,当时正值王储亚历山大生日,它便成为沙皇所珍爱的宝石,被命名为 “亚历山大石”,我国矿物学家根据其变色效应直译为变石。
流行与发展
欧洲流行:18 世纪至 19 世纪,镶嵌金绿宝石的珠宝在葡萄牙、西班牙、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等欧洲国家一度流行,至今金绿宝石仍然是葡萄牙的国石。
成为西方传统五大宝石之一:金绿宝石是西方传统的五大宝石之一,在彩色宝石世界里地位尊崇。
现代市场:如今,金绿宝石在欧美市场依然受到欢迎,其独特的光学效应和美丽外观吸引着众多宝石爱好者和收藏家。
![]()
#1楼
|
|
发帖时间:2025-02-26 |
查看数:
|
回复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