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登录注册 发新帖 |
jinliufu
|
新经济模式里加入黄金这一储藏手段,*直接的效果是可以降低通胀压力。以储藏财富为目的的纸币需求降低,进而解决因调整存准金、调息造成的企业资金压力。降低金融动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对于劳动者而言,选择黄金或者其他储藏手段而不是纸币保存财富,避免了由于评级机构、团体、金融环境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避免了币值高估低估造成的人为损害。 对于经济环境而言,纸币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不再混合储藏手段的纸币,对于央行而言也更加易于管理。各种政策可以更加有针对性。 以储藏手段为切入点发展黄金市场,既解决当前的金融问题,也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探索经济发展新路的有效途径之一。 劳动者(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国家)将劳动成果暂时以纸币形式储存,希望将来换回等量的劳动成果,即:等价交换。高通胀简单地终结了这种可能性,于是央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以应对高通胀。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控制流动性、对抗通胀的同时,也减少了银行的可用放贷资金,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和成本,直接或间接地催生了民间借贷市场。通过阅读上市公司公告可知,2011年1至6月份,至少有52家A股上市公司发放112项“委托贷款”,累计贷款额度超过160亿元,同比增长近38%。 实体经济企业纷纷介入本应属于银行业务范围的贷款而本身又没有银行的监管及风控体系,对*社会经济体系都有莫大的风险。因民间借贷而引发的社会群体事件,已经开始出现。 造成此恶性循环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忘记了纸币的储藏手段功能很脆弱。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们的经济模式基本上是把剩余价值换成纸币储藏起来。人们有意无意地将纸币视作财富,而忘记了纸币只是一个符号。一旦遇上金融危机,纸币储藏功能部分丧失,就容易造成经济或者社会问题。 如果在新经济模式里面加入储藏手段(比如黄金)这一环节,整个经济环境将大有改观。劳动者把剩余价值转换成具有储藏手段功能的黄金,生产流通环节只保留必需的流动资金(纸币)。生产流通源源不断地创造劳动成果,其剩余价值又通过储藏手段(黄金)固化沉淀为劳动者的财富。流通的钱随着通胀涨跌,并不影响其价值。储藏的财富则固化为黄金,不因个别团体的信用的改变而改变。
#1楼
|
|
发帖时间:2011-10-26 |
查看数:
|
回复数:1
|
jpz
|
2011-10-27
#2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