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liufu

珠宝社区


  八一厂毋庸置疑是国家计划体制的一部分,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军队作风。在60年间,八一厂积聚起雄厚的技术人员力量,正如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部队,可以完成艰巨的拍摄任务。但它也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如机构庞大,教条思维等。随着21世纪电影产业化改革的高速推进,八一厂面临了体制的困局。一方面,它因军队制片厂的定位而不可能像中影、上影一样进行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思考现代电影企业需要面对的效益、受众等市场化问题。

  正如和平年代里军人会对自身价值感到一丝困惑,八一厂在产业化的转型过程中也有些茫然。一个表征就是,八一厂的影片在大众中形象逐渐模糊了。事实上,八一厂一直没有停止探索中国电影道路,很多新的战争片如《集结号》《赤壁》里都有他们的贡献。在*新作品《飞天》中,八一厂电影工作者甚至开始把目光艰难地投向未来和太空。

  对于新中国电影观众来说,八一电影制片厂是不可磨灭的观影记忆。光芒四射的五星军徽,仿宋体美术字厂名,雄壮铿锵的军歌。很长时间里,中小学校的男孩子们只要看到这三者出现大银幕上,马上血脉贲张:战斗就要开始了!

  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厂,是中国*的军队电影制片厂,在近60年的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诞生出几代电影观众心中的红色经典。军事教学片《地道战》《地雷战》的剧情紧张诙谐,超过今天很多影片。《英雄虎胆》是剿匪片和潜伏剧的先导。《柳堡的故事》首次把缱绻的情歌谱入战士的心房,《农奴》成就了中国黑白影像的高峰,载歌载舞的《东方红》对新中国声音传播之广更是*。

  80-90年代,八一厂重点拍摄军事战争题材,特别是三部六集的巨片《大决战》,创下了*战争片史上的多个记录。八一厂的纪录片在业界一向以工作艰巨而制作精良著称,1984年的《国庆阅兵》至今仍然被资深军迷奉为经典。八一厂在译制片方面的实力往往被大众忽视,实际上《翠堤春晓》《巴顿将军》《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等*译制片都是出自八一厂。
 

#1楼
发帖时间:2011-11-07   |   查看数:   |   回复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