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登录注册 发新帖 |
m2
|
导读】世俗常认为女性对珠宝天生的喜爱,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物质崇拜。然而对她们而言,那些凝聚了自然和工艺之美的珠宝,意义远远超出了装饰或是财富价值。它们是浪漫故事的纪念品,才华的现实结晶,甚至是表达个性的宣言。
世俗常认为女性对珠宝天生的喜爱,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物质崇拜。然而对她们而言,那些凝聚了自然和工艺之美的珠宝,意义远远超出了装饰或是财富价值。它们是浪漫故事的纪念品,才华的现实结晶,甚至是表达个性的宣言。
香奈儿女士先是突破性地将人造珠宝变成了人们争相追逐的热门产品,又反其道而行地将钻石和铂金奢侈地制成“丝带”等昂贵的高级珠宝。
在一些风格塑造者的眼中,珠宝那天文数字般的价格被抛开,只留下象征着纯粹的美,成了她们彰显时尚品位的华丽道具。正如当年香奈儿女士不用真假来衡量珠宝的贵贱,革命性地把成串的人造珍珠项链挂在胸前,促成了人造珠宝的流行一般,美丽才是她们追寻的*价值。
对于珠宝,她也有着自己的坚持—成双成对。简约的装束配上造型狂野的祖母绿手镯,红、绿色调的印度风珠宝。甚至有记录显示,她穿泳装的时候也必须饰以华丽的珠宝。
电影《欲念》(Desire)中,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饰演的衣着华丽的女飞贼在高级珠宝店内骗走了一串名贵珍珠项链。希区柯克在《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中让加里•格兰特扮演了专偷珠宝的大盗。
珠宝因为这一个个银幕上的故事有了特别的意义,成为一连串浮华梦境的代表符号,那些传奇女星在台前幕后也割舍不了各自的珠宝情缘。
黄金年代之初,美国女星葛洛丽亚•斯旺森(Gloria Swanson)可谓是“咆哮二零”风尚的代表女性。她的每一部影片都吸引着女人们走进影院,一探时装的*新走向。在颇具先锋意味的电影《索雅的爱情》(The Love of Sunya)中,斯旺森以一袭黑色吊带长裙与一枚几何造型胸针相互呼应,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装饰艺术的热爱,更揭开了日后她与华丽珠宝的情缘。
该珠宝品牌甚至创作了一个以她名字命名的系列,更令她爱不释手。
#1楼
|
|
发帖时间:2014-05-15 |
查看数:
|
回复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