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报道
对玉的思考
作者: 匿名 1970-01-01 08:00
东方的审美温润含蓄,中国人善于做瓷器,是先人对玉的模仿,细腻柔和,端方宁静,曾经装点了欧洲无数的宫殿和城堡;而西方则喜欢明快热烈,以玻璃器见长,类似钻石,透明澄澈,形状规则,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珍品。
相应的,西方的配饰多以透明的宝石结合他们对金属处理的透彻理解,珠宝社区 镶嵌的首饰璀璨夺目,成为当下珠宝消费的主流。而中国人几千年以来对玉器的珍爱,已经烙印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每次在中外各地的博物馆看到那些美好的让人目眩的玉饰,做工精美,流畅灵动,神秘而又优雅,带给人无法低档的诱惑和震撼,唤醒心灵深处的热爱和缕缕乡思。
曾几何时,忙碌的生活和国际化的潮流,使我们离那些美丽的传统佩饰越来越遥远了。而当人们的生活安定以后,会更渴求精神的回归,比如近几年的汉服,古琴等传统的重现,我愿以珠宝设计回归东方的优美玉饰,并走向现代时尚,激起众人心中佩饰的文艺复兴。
玉润华光,石之美者
中国人的玉文化溯源八千年,滥觞于红山和良渚的神器,人们把玉看作是天地精华的结晶,人神沟通的纽带,崇玉、爱玉、赏玉成为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那温柔敦厚的玉润华光,伴随一声声的吉祥,一句句的颂祷,征服了一个民族,并且这种忠贞不渝的喜爱延续至今。
我常常想,中外的文化和审美各具风采,又相得益彰,这是几千年的的自然选择,结合环境和民族性格,沉淀下来的*适合本民族的服装,配饰,用具和艺术。比如老外穿旗袍,总少一点妩媚,东方人穿西式礼服,就不那么熨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