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报道
珊瑚饰品能影响到人体健康?
作者: 匿名 1970-01-01 08:00
由于毛细孔隙微细,有着特殊的吸附水份的毛细作用,能将身体表面皮肤上的汗水主动的进行吸附。这一功能是珊瑚石独具的品格。其他宝玉石谁也不具备这个功能。珊瑚石独具的毛细作用吸附汗水清洁皮肤促进新陈代谢的功能。
其次,珊瑚的颜色之谜。深海红珊瑚的分布:西太平洋沿岸,地中海沿岸和夏威夷地区。这都是火山地震带。这个带的海底常有海底火山喷发。火山灰中有大量铁镁等微量元素,这一带的珊瑚虫在变成珊瑚石的石化过程中吸食了一定比例的三价铁(红色的),二价镁(白色的),则使珊瑚石变为各种红色粉红粉白以至各种深浅的白色。颜色是珊瑚石石化过程中形成的。五彩珊瑚滨纷颜色就是这样产生的。
宝岛台湾得天独厚。占据了深海红珊瑚*储量的80%。我国海南岛也产红珊瑚,但那是浅海红珊瑚,不能作为宝石原料。
从珠江口一直到西沙群岛,地势低缓,平均坡度每百米只有3度。因此没有深海环境,海南岛东海岸水下50米左右水深处形成一台地,有大量珊瑚生长,当地渔民在这里采得浅海红珊瑚,表面粗糙,多孔洞结构明显,不能做宝石原料。
台湾岛西海岸,台湾海峡,均为浅海环境。台湾岛东海岸由于受到东侧的马里亚那大海沟的影响多呈陡峭地势造就了深海环境,是深海红珊瑚生长发育的好地方。台湾的红珊瑚均产自这一带。
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栏目组9月11日播出节目中称珊瑚等有机宝石不要贴身佩戴。说佩戴珊瑚等有机宝石饰品,与人体汗液接触对身体有害。播放过程中主持人把珊瑚饰品放入盐酸中,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从而告诫人们不要贴身佩戴珊瑚等有机宝石饰品。笔者不认同此观点。
*:有点化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若想进行碳酸钙遇盐酸起泡的化学反应,应该把盐酸滴在碳酸钙物质上进行观察。不应该把珊瑚饰品(碳酸钙物质)直接放入盐酸中。
第二: 大家都知道,人体的汗水中99%是水,氯化钠等,盐类只占1%,天气太热时,水份蒸发快,我们会发现身体表面会看到白色小晶体,尝一尝有点咸味,这就是盐,即氯化钠、氯化钠在一般情况下是稳定的。因此珊瑚是由方解石矿物组成的即碳酸钙成份,碳酸钙也是盐类,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稳定的。珊瑚的碳酸钙遇到汗液中的氯化钠是不会起化学反应的。
我们可以做个简单实验。把食用盐(NACL)少许,放在珊瑚(碳酸钙)饰品上,进行观察,也可以滴上一些水,结果,他们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不发生反应,又何谈有害呢?退一步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也是盐类之间的阳离子交换,谈不上对身体有害。
第三:汗液中的盐是NaCl,而盐酸是HCl,一个符号之差,天壤之别。一个是无害的盐,一个是猛于虎的强酸。珊瑚饰品遇到的是盐是氯化钠而不是遇到了氯化氢盐酸。因此贴身佩戴珊瑚饰品对身体是没有害处的。
恰恰相反,贴身佩戴珊瑚项连等饰品不但对身体无害,而且还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益于身体健康。笔者在此揭开其中奥秘。
首先从珊瑚石的特性说起。珊瑚是一种腔肠动物,珊瑚祖先*早出现大约5亿年前,那时的珊瑚称四射珊瑚,从截面上看它有4个床板,4个腔室,每个腔室有一个触手,依靠触手吸食食物。到了地球发展演化到了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出现了6射珊瑚,即6个床板6个触手;到了现代则出现了8射珊瑚,即8个床板8个触手。红珊瑚就是8射珊瑚的一种。在现代海洋中大约有3万多个珊瑚品种。
珊瑚虫靠触手不断地从海水中吸食营养,它从海水中吸入CO2及CaO等微量元素,在体内合成CaCO3(以方解石矿物形式存在),方解石矿物逐渐代替它的床板和腔体,伴随着它的生长发育,它的躯体*部被CaCO3代替,这个代替的过程称为石化过程,由于结果完*是CaCO3,所以又称为钙化过程。钙化过程是珊瑚虫生长发育死亡的过程.是由有生命的有机物转变为无生命的无机物的珊瑚石的过程。只有变为珊瑚石,人们才可能把它雕塑成为美丽的宝石饰品。
一定要切记,不是所有珊瑚石都能成为宝石。只有在深海环境下形成的珊瑚石才是真正的珍宝。因为形成珊瑚石的时候,海水的深度不同则水的垂直压力以及侧向压力不同,因此,造就的珊瑚石的密度也是不同的。深海条件下水压大,形成的珊瑚石就坚硬致?,浅海的珊瑚石因为形成时水的压力小,所以比较疏松,孔洞多且明显,表面粗糙。因此只有坚硬质地的深海珊瑚石才可以雕刻成各种精美的艺术品。既或是致密坚硬的深海珊瑚石,也必定具备多孔隙的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