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报道
王刚砸文物?“赝品”高仿瓷不该砸
作者: 匿名 1970-01-01 08:00
王刚砸文物?成为目前在文物收藏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在网友中引起热议。在由王刚主持的 “天下收藏”栏目中,如果经在场专家鉴定持宝人的瓷器为假,在双方签署完协议后,将挥锤砸碎“赝品”。 但又有如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等人,公开质疑该栏目“所砸掉的‘赝品’不少是真品,并且不乏珍品”,也有文物学者呼吁停止“砸宝”行为,关注文物文化价值。针对是否砸错、是否该砸的问题,引起了多方讨论和对此节目的质疑。
王刚砸“赝品”
“赝品”不该砸!
栏目组坚称绝对不会砸错,还会继续砸下去,砸赝品也是经过与持宝人协议。就算再经验丰富的专家也打眼,而且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节目时间内就认定一个藏品的真假,不能保证*准确。
赝品究竟如何鉴别,光靠专家之说终究还是有风险。一般专家是从瓷器的器形、釉色、外观、绘制技巧、瓷质的硬度、敲击声等方面来鉴别,存在着很大的个人主观性,鉴定结果可以说是见人见智。
专家鉴定存在着风险,而技术鉴定通过专业仪器相较而言更加有说服力,能够客观地说明问题。目前在瓷器鉴定上有一种技术叫做微痕鉴定,通过文物显微鉴定仪等仪器,观察瓷器釉面的微观图像,对陶瓷的胎、釉、色料因磨损和腐蚀等其所产生痕迹做出专业的判断。
因而在砸“赝品”之前,不能光靠专家的认定,技术的鉴别才更有说服力。而在节目上砸“赝品”更多的是为了娱乐效果,增加收视,也是对瓷器本身工艺文化价值的否定,其“去伪存真”说法并不应该推测推崇。从工艺价值、文物保护的角度来看,也应不支持砸。就高仿品来说,其艺术价值也是较高的,往往比真品更加精细,体现的是现代陶瓷工艺的水平,经过历史的沉淀也将成为珍品实现它的文物价值。
仿古瓷:青花六方瓶
大师、学者呼吁不该砸。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国军大师对于砸文物的做法不认可,提出从高仿瓷的制作工艺来说,目前景德镇仿古瓷的价值也已得到众多认可,不是出于投机倒把、混乱市场和以假乱真的目的,更多的是对古陶瓷的技艺追求与艺术欣赏。仿古是一个探究古老传统陶瓷技艺的过程,是对古瓷器原料、配方、胎质、外形、尺寸、釉色、工艺等进行高度一致的仿制,要求制作者拥有极高的技艺水准。对于胎体的质地、釉面光洁度及气泡分布、桔皮纹、手感等,造型的精确度及跳刀痕、接泥痕等,装饰色料及纹样、画风的精确度,火石红、蛤蜊光乃至器物烧成后的尺寸、厚薄、重量等等,都要极为到位,与原作相比只是少了年代的累积。在传承古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发展现代陶艺。高仿瓷的艺术价值与文物价值也该得到认可与保护,在多年后亦是我们珍贵的文物与财富。
对砸掉赝品的做法,文物法研究学者焦晋林也非常不认同:“一是,鉴定的结论会随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个渐进过程,不可轻言断之;其次,依据《文物认定管理条例》,一旦认定为文物,就该承担起保护的义务,‘砸宝’显然背道而驰。”在他看来,理想的状态是以真假为切入点,引发公众的强烈兴致,然后引导到对文化的一种尊重。
仿古瓷:双耳青花瓶
细说高仿瓷
高仿瓷不同于人们常说的“赝品”,虽然它们从历史年份来说都是“新”的,但高仿瓷器的精美程度不亚于原作,甚至在现代高科技手段的帮助下,远远优于原作。
首先,高仿瓷器是有严格要求的,造型要准确,尺寸要与原件力求一致,特别是外部线条要拿捏准确。瓷器不是一件机械物,它的曲线非常丰富,杯子口多大,“脖子”多粗都是有严格标准的。
其次是它的颜料、?彩、光泽,甚至一些理化指标,如硬度,都要高?一致。就青花瓷器来说,所选用的“钴”料是事先经过严格检测的,对当时所处年代的青花瓷器中的“氧化钴”成分进行化验,测定其详细成分比例,多少温度烧制而成的,之后再配置颜料,进行实验性烧制。
第三,高仿瓷器的绘画风格、格调、气氛要与原来相一致,这就要求要使用*好的画工。在瓷器上绘画与在纸上作画不同,难度更大。书画作品当时就可以看到绘画效果,而瓷器上的绘画是颇为神秘的,当时是看不出来的,比如青花瓷器,画出来是黑色的,喷釉之后是白色的,从外观上什么都看不出来了,只有通过高温烧制之后答案才能揭晓。而且在瓷器上绘画通常并非一人完成,画线条的不一定能填彩,能填彩的不一定能喷釉。因此,对于在瓷器上作画的画家而言,要考虑的不确定因素更多,也更复杂,即便是当下*知名的书画家,也完成不了在瓷器上作画的“绝活儿”。由于*部是手工绘制,因此会有些许差异,这是不能避免的。
第四,高仿瓷器要尊重传统工艺,保持原汁原味,*部由手工制作完成,从选胎料开始就非常严谨,只有洁净、细腻、半透明状态的才能入选。
瓷器没有真假这分,只有新旧之分,判断一件现代高仿瓷器的价值,主要看它是不是精品。就当代陶瓷大师的作品来说,有的能卖数十万,甚至上百万,而乾隆时期的有些文物还不一定能卖到这个价。艺术价值决定了市场价值,高仿瓷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体现的是现代陶瓷艺术的水平,是精品终会成为珍品,时间会让其历练成文物。
深圳宝瓷林官网http://jingmeichina.cn/cn/
深圳宝瓷林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26882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