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内容:
模板调用标记: |
——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布拖银饰第十五代传人勒古沙日 金秋九月,民族文化宫的少数民族成就展让人眼花缭乱。在展厅中有一排彝族手工银饰的展柜吸引了参观者驻足。从首饰、配饰到头饰还有酒具、器皿,造型各异。细看那银饰上的凤凰相向而立,翩翩起舞,而蝴蝶显得十分安静,张开的翅膀上美丽的斑纹清晰可见,好像正在无声地扇动,两颗眼珠十分突出,弯曲的羊角同样十分精致,缀饰在羊角下的豆荚,颗粒饱满,心形的胸牌上雕刻着吉祥的鸟儿,正围着盛开的鲜花啜饮甘露,酷似“罂粟果”的灯笼正值收割季,耳链上的叶片一闪一闪,而头饰上龙的鳞片栩栩如生,一切看上去是那么自然又是那么美丽。 这些饰品便是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8岁的四川省布拖县彝族民间著名银饰工艺师——勒古沙日。勒古家的银饰已经经历了十五代传承,在乡镇里有着不小的名气。这与这片土地的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地处四川大凉山腹地的布拖县,是彝族阿都文化保留*原始、*完整的地区,有着“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彝族朵乐荷之乡”等美誉。走在这里的县城街上会发现各式彝族服饰让人眼前一亮,仔细观察,大多数彝族女子都穿戴银饰,格外漂亮。彝族人素爱打扮,并以披金戴银为时尚。而且彝族银饰,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状态各异,有缀泡的头饰,有不同纹样镶嵌而成的镂花的领、领扣、领饰,有打造精巧、雕刻别致,饰有动植物纹栏的戒指、手镯、耳链、衣扣等。 可不要小看这些银饰,布拖的民间银饰手工技艺,可是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这是当地人颇引以为豪的事。而作为非遗传承人勒古沙日的银器手艺也印着丰富的时代色彩。 出生于1956年,勒古沙日12岁时与同门勒古俄日跟随父亲勒古阿牛学习银饰工艺,时值文革期间,学艺只能处于地下状态,只有在夜间借助明灭的火塘旁打造实践,有时则需要躲到山里的溶洞去打银器。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勒古沙日和父亲一步步地坚持了下来。1970年以后,国家政策上可以公开打制银饰,但需要给生产队交30元,每天1元,为了维持生计,也为了保留这项家族传承下来的老手艺,勒古沙日和同门将打好的银饰徒步拿到宁南、普格卖。 到1974年至1981年,勒古沙日在成都第13军37师117团服役,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这一经历拓宽了勒古沙日的眼界。退伍回来后,沙日重操旧业,在县城与其他兄弟叔侄勒古俄日、勒古菲日、勒古土日等几人继续延续着家族的这门手艺。如今,勒古沙日已经从事了40多年的银饰加工。 勒古沙日介绍,在自己的家庭作坊内,墙上挂着的不仅有他的作品,也有儿子勒古张成的作品,还有太祖毕则萨都的遗物——胸牌,在叮叮当当的敲击中,勒古沙日父子仿佛与先祖同在。 勒古沙日认为,虽然自己会打的样式很多,创新的花纹图案样式也不算少,但仍感到有些传统工艺使自己百思不得其解。他还没有打过传统的银马鞍和银蓑衣,而羊角银手镯,他至今也没有破解其工艺技艺的奥秘所在,有些传统工艺失传了,这让他感到很难过,也很自责…… 的确,彝族首饰中的图腾崇拜,记载着彝族人民生产生活中美好的片段,是彝族悠久的历史的见证。现在从事这一传统手工艺的人越来越少,一些手艺精湛的银饰工匠,正在逐渐老去。但对于彝族银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勒古沙日表示要尽*大的力量去继承和保护。他的儿子勒古张成从西昌学院毕业,本想在西昌找一个安稳的教师工作,但经过反复考虑,为了不让这一门技艺失传,毅然放弃了所学专业,回到大山深处的布拖,跟父亲学习银饰打造。勒古张成说,想让更多人了解彝族文化,了解彝族银饰,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同时,为了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勒古沙日还热心的去教授弟子。仅在布拖就传授了38位徒弟,*凉山具有严格师承关系的徒弟不下60余人,很多人用照相机将他设计的图案照回去,比照着打。勒古沙日回忆说:“小时候不懂事,一开始并没有对家族传承的这门手艺有太大兴趣,但是长大后慢慢体会到家族的责任和重要性,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