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内容:
模板调用标记: |
原野无垠是舞台,碧空澄澈当幕布。高粱蘸红,谷子染黄,秋菜点翠,禾秸涂赭,更兼有农舍的土墙褐瓦点缀,乡村的大地五颜六色,杂彩缤纷,恰似颗颗色泽不一的玛瑙铺满玉盘。老天将天下所有的颜色一并交给了秋天,真让人心醉不归。
村边小河汩汩,清亮至极,大小鹅卵石躺满河底,只是石子的颜色灰褐单一,与斑斓的田野形成很大反差。我随手摘下佩戴的一颗红玛瑙雕件丢入水中,瞬间红晕闪动,引得三两小鱼径自游来。
这块玛瑙圆雕件为一鹅的造型,椭圆形,长不过寸。鹅作畅游状,长颈回首,紧贴鹅背,圆润肥硕的鹅身,两翅紧抱,两蹼收于腹下而尾翼微翘,一副慵懒悠闲之态。翅羽阳雕凸起,翅纹阴刻显见。鹅头平展,双目圆睁,前项肉髻圆鼓可触。鹅*身橙红色略显失透,唯长颈上方有一条天然的白色条带,制作者因材施巧,恰好将它设计到鹅颈之上,成就了如此俏色之作。此鹅构思精妙巧到,雕工简约朴茂,功力遒劲,造型生动准确,包浆厚实莹润,是清代中期玉雕之小巧精品。置于水中,流水颤动间更见生动气韵。
这东西原本是一藏界朋友的心爱之物,那日他自西安来太原,谈及时下文玩风行玛瑙珠串,引藏家趋之若鹜,他便从包中掏出这玛瑙雕件,说这就是当下*火的南红玛瑙。刚巧两天前,我的一件南红玛瑙“刘海戏金蟾”挂件被朋友索去,让我少了标本,于是便软磨硬泡把这鹅件收入囊中。其实,以前玛瑙算不上收藏关注的重点,走红不过是近几年的事。
玛瑙是人类*早利用的宝石材料之一。从矿物学的角度说,玛瑙与水晶、碧玉一样,是石英石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在**许多国家都见产出。今日看来,玛瑙因其产量大肯定算不上稀罕之物,但人们历来视它为珍贵之物,民间常以珍珠玛瑙来形容宝物,可为佐证。汉代以前,玛瑙被为称“赤玉”“琼玉”,到佛教文化传入,始有玛瑙之名。梵语称玛瑙为“阿斯玛加波”,贵为佛教七宝之一。
陕西省博物馆藏有一件兽首玛瑙杯,堪称绝世珍品。它出自西安唐代窖藏,以红色缠丝玛瑙雕成。一侧为兽首,而探前的颈部为杯身。此杯造型生动别致,做工精美绝伦。《唐书·德宗记》里有“倭国献玛瑙,大如玉斗器”之载,据说这杯就是来自中亚的贡品。由此可见,唐时的玛瑙器物,无论中外都属难得的奢华之物。到宋元时皇家则设有专门的玛瑙玉局,明清的玛瑙雕刻更是与玉器雕刻一起攀上了艺术高峰。
行语有“千种玛瑙万种玉”一说,不仅是指它的种类繁多,而且颜色几乎涵盖了自然界的所有,其丰富与变幻又更胜一筹。古代的玛瑙和玉分列不同属性,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里认为它“非石非玉”,后世才将它列为“玉属”。玛瑙*为显著的特征是内有色泽不同的带状条纹构造,并以纹带的精细、形态和颜色不同而得名,纹带呈“缟”状者为“缟玛瑙”,其中有红色纹带的“红缟”*为珍贵。此外还有缠丝玛瑙、锦红玛瑙、苔藓玛瑙等等。通常天然玛瑙按颜色分出高下,以红、蓝、紫、粉*佳,其中又以红色*为喜人。古话说“玛瑙无红一世穷”,明清时的殷实人家,大都有红玛瑙的项链、挂件等。
我国出产玛瑙之地甚多,品种类项不尽相同。那为何今日藏界单单推崇老的南红玛瑙?这大概与其原料的罕缺有很大关系。老南红的产地在云南的永昌府(今保山市),明徐霞客在游记中曾有记述,因受古人宝爱,据说乾隆时矿源已竭。好的南红玛瑙,红色饱满,以柿子红为特色,透明度不高,没有绺裂。其品种有红色无杂的锦色玛瑙,有两种以上颜色的为锦花玛瑙,以红白两色构成的称红白玛瑙。这件鹅雕件除红白色外,还偶见浅棕色及黑色小斑,应入锦花玛瑙之列。念其矿脉已绝,身价当可见涨。
今日南红玛瑙之新料多为甘肃、内蒙古、辽宁及四川凉山所产,名目也分为南红、东红、西红、战国红等,但均与老南红特质不同,当然价值也是以老南红为*。
秋色有玛瑙色泽之丰,玛瑙却无硕秋育物之能。秋日发散的魅力足以让人生出敬意,玩物毕竟只是吃饱了之后的事。 |